0
那家东北餐馆的二楼,走廊两边是小包房,门口挂着大红灯笼,每两个门洞之间的墙上画的都是东北土画,标上的全都是东北土画,画的边上配上了诗。画上的人物都是土土的,拈满了乡土气,却能看出那种豪爽味,大大咧咧的,男的、女的,都是大大咧咧的,人被画得歪歪扭扭的,配上了不正的名,还配上了歪诗,倒反而显得很匹配:人与名匹配,画与诗匹配,
| 引用(0)
在辽宁的本溪过了两天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家东北餐馆里吃的那顿饭。餐馆的饭菜虽然不很适合南方人的口味,但是吃饭有时是看环境和气氛的,特别现在的人每天都吃得饱饱的,也吃得好好的,吃什么不那么重要了,关键在于搞些什么吃的名堂。
那家饭店门庭若市,我在门口仅站了10分钟左右,就有近10批的客人进去;那家饭店门口站着两个大老爷们,穿着大红衣服,
| 引用(0)
现在的人,常能看到广告。广告,广告,广而告知,影响面很大,特别是公益性广告。
在临沂,我在一家宾馆的大厅里等人,偶尔注意到一条“雷人”的广告,让我有点受不了。
广告放在一块小牌子里,小牌子放在桌子上,每个桌子放一个,还算显眼。广告牌上写的句子是:
| 引用(0)
在临沂,吃早餐由杜主任陪着,她建议我喝一碗临沂的糁。
在大米粥锅的边上,那个锅里是浅褐色的面糊,这就是杜主任建议我喝的糁。喝惯的大米粥的我,看到这样的面糊,并没有唤起食欲,只是在喝了两碗粥以后才加了半碗糁,试探式地喝了几口。
| 引用(0)
这次去临沂,感觉变化太大了,20年间,弹指一挥间,现在的临沂已经与过去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成为了全国第二位的物资集散地了,有了商业,经济状态就大不一样了。
20年前,我们到临沂,先坐硬座火车,花了12小时,到达徐州,然后转乘长途汽车,又用了4个多小时才到临沂。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