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昨天,我在写博克“密西西比河上的浮想”时,翻出了那本文化大革命期间幸存的《外国民歌200首》(袖珍本)。那是音乐出版社1958年的版本,定价0.56元。在我家中,比这本书更老的书已经是极少的了,因为它帮助过我度过了那文化毁灭性的年代,至今我仍然珍藏着。
2

密西西比河的浮想

2008/02/17    23:32    4495    朱家雄 异域随感 不指定
    
    文化大革命期间,家里的书都被革命掉了。有一本小小的书,我始终舍不得扔掉,那就是《外国民歌200首》(袖珍本)。人就怕没有精神食粮,在那个年代里,有一本这样的书,似乎就好过多了,有时,照着歌谱哼哼歌曲,倒能缓和一下心理紧张。
    我记得在那个年代,我最喜爱哼哼的歌曲是“桑塔露琪亚”和“老人河”,原因记不清楚了,但是旋律至今仍在脑际。特别是那首“老人河”,与我看过的第一本英语读物“密西西比河”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我心目中一幅朦胧的关于密西西比河的图画:
        老人河啊,
        老人河!
        你知道一切,
        但总是沉默,
        你滚滚奔流,
        你总是不停地流过……
8

在布列瑟侬赴宴

2008/02/14    21:45    4923    朱家雄 异域随感 不指定
    
    国际会议照例是要请客的,主人让客人们坐上大巴,在小山上转了几圈,来到了一家餐馆。说它是宴请的餐馆,从外面看,一点都没有感觉,就像是坐落在山上的私人别墅。宴会分两个部分,先是酒叙,再是正餐。
    外国人的喜爱跟中国人真是不一样,在户外,手里拿着个酒杯,装上些葡萄酒,来来回回地就可以走上好几圈,跟这个讲讲,跟那个聊聊,耗去了不少时间。我不是这个文化圈的人,再怎么的,也不会明白这种场合究竟会发生些什么。我只是知道外国人一般不会白白耗去时间的,我相信一定会有许多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发生。
1

在米兰的大教堂广场

2008/02/12    20:04    3924    朱家雄 异域随感 不指定
    
    我知道米兰是国际时装潮流、经典歌剧和豪华酒吧的同名词。到米兰,就会去大教堂广场,因为那里有欧洲第三大教堂,还有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前者是欧洲最杰出典范的歌特式建筑,后者则是一条古老而典雅的名店街,汇集了时尚名店、高档餐馆。
10

命题作文:过春节

2008/02/09    22:06    7564    朱家雄 生活故事 不指定
    
    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还是个刚进初中的学生。过年后,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过春节”。
    那时候,即使我们年龄还不大,满脑子都已经被革命的字词和事情给占据了。差不多每个同学都将 “过春节”的题目自觉地演变成为了“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自然,文章中的文字都带革命色彩的,内容大都是杜撰的,情感大都是虚构的。
    我就读的中学地处上海的“上只角”(洋人所谓的“高尚居住区”),而且是名校,同学中少有劳动阶层出身的人。住在我家不远处,我的一个乐姓的同学是个例外,也许整个班级就他那么一、两个工人子弟。
分页: 480/484 第一页 上页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