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说到写书,文字是“流”出来的,似乎有点奇怪,不合常理。其实这是真的。
写书,不是去“无病呻吟”,是写思想,写感悟。没有思想,没有感悟,就好比泉眼没有了水源,那是流不出水来的,是干枯的。
我认为之所以会感到写书时文字是“流”出来的,是有原因的:
| 引用(0)
我是个“理科男”,从小不喜爱文科,遇到写作文,感到是头疼的事情,折腾老半天,才会写出一些干巴巴的东西来。
自从被派到了文科专业当教师,似乎不改变一点是不行的,只能硬着头皮写一些,尽管“骨骼”“脉络”很清晰,缺少的却是“血”和“肉”。
当大学老师不得不写文章,也要写点书,好在有人要出版
| 引用(0)
昨天,去参加了一个老朋友的葬礼,他是原上海市第一中心小学的校长顾惠樑,当年在上海的小学教育中算是一面旗帜。因为以前曾在一个中学就读过,虽然不是一个班级的,但是因为都是搞教育的人,所以也就熟悉了,而且在90年代的后期还一起做了不少的研究,我参与了该校的一系列活动,有了更深的一层关系。
我们已经近20年没有见面了,只是听说他退休了,不再那么活跃了,但是身体应该还是可以的。他一直为人讲究义气,敢作敢为
| 引用(0)
| 引用(0)
中国人喜爱过年,过年热闹。正月十五,说明年已经过完了,再最后地热闹一番,于是大人、小孩都会去做一些能够热闹的事情。
从小在这种文化熏陶下的我,一到那些不热闹的地方就感到郁闷,心里不爽,埋怨“好山好水好无聊”,不习惯那种boring的生活。所以特别留恋过春节、元宵节。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