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幼儿园教育也是国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脱离对教育的文化价值去谈“普世性”的幼儿教育。
    爱国教育是最为直接地体现文化价值的教育。“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爱五星红旗”……,这些都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教育要点,不用多余地去争议幼儿能否接受这样的教育,或者用幼儿不能接受这样“抽象的概念”去否定这样的教育。
0

    记得2000年前后,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学前教育)的课程正在制定之中,涉及课程内容的问题,大家会通过争议达成共识。在众多的争议问题中,唯独一个问题是没有引发争议的,那就是所有的编委都同意一定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加入幼儿园课程之中。后来,在出版的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中,第一个主题就是《我是中国人》,
0

    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常常会有一种误会,认为文化问题太过高深,对幼儿实施的教育没有必要涉及文化问题,如若硬要涉及,并非幼儿能够懂得,而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让儿童保持“童真”。  
    有句话讲得很好,那就是“鱼是最后一个知道水的存在的”。
0
    
    偶尔浏览人民网,发现了一篇标题为:“孩子‘不爱国’是教育的最大失败”的文章,那是我在2015年的一次大会发言。这次发言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在我国学前教育中的现实价值”,大致的内容有:“如果中国的孩子都去喜欢外国了,不热爱自己的国家,不认同传统文化,将是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与失败。……对中国本土文化不屑一顾,甚至持全盘否定态度的‘去中国化’做法,将造成‘文化自殖民’的严重后果。”
0
    
    大部分从事幼儿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人,不太愿意从文化的视角去看幼儿园教育,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这样的原因大凡如下:(1)大多数培养、培训幼儿园教师的教师,其背景与儿童发展理论有关,而非与社会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宏观理论有关;(2)文化比较难以把握,难以被教师理解和用于实践;(3)幼儿园教育的传统比较少涉及这一类内容;(4)……。
    我从“铁杆的”儿童立场,
分页: 67/296 第一页 上页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