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原本是一个喜欢工程的人,喜爱在车间工作,喜爱实业,做教师并非我的意愿。阴差阳错,做了教师以后,与实体操作远了,感觉没有了。这次在台湾,被友人邀请去看了一家企业,唤起了我旧时的一点记忆,产生了不少的联想。
这是一家做汽车另配件的企业,在台湾彰化,友人邀请我去看一看的理由,是她想让我知道她丈夫经营的企业是何等的干净,干净到一尘不染。
| 引用(0)
在一般的英语词典中,没有“imeldific”(注:挥霍、轻浮),这个英文单词,它是个新词,是从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夫人伊梅尔达衍生而来的。人们这样的做法,反映了伊梅尔达处世行事是极具这些方面典型性的。当然,发明这个新词的人,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评论伊梅尔达的。伊梅尔达是个极具个性的人,即使到了80岁的高龄,依然没有改变她爱美的天性,毛泽东、卡斯特罗等人都十分赞赏她自然率真的性格。
| 引用(0)
据说,一个人抱着自己的儿子去见爱因斯坦。也许这个才18个月的孩子怕见陌生人,见到了爱因斯坦就大声地啼哭了起来,他的哭声使孩子的爸爸感到十分尴尬,但是,爱因斯坦非但没有生气,而且还轻轻地摸了孩子的头,并风趣地说:“这么多年来,他是第一个把真实的想法直接告诉我的人。”
一个名人,能这样想问题,说明他是有自知之明的,至少当别人在说假话,特别是在说恭维自己的假话时,他自己心里是明白的。
| 引用(0)
该怎么说话?需要说的话还是要说。
许多年来,许多国民在说话方面都学乖了,“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样的话说的都是“历史的教训”,都是“血泪的总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若没有人再去说需要说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或民族也许就完了。说需要说的话,无非是为了发表意见,特别是不一定中听的意见,虽然有时“逆耳”,但常切中要害。
| 引用(0)
该怎么说话?首先,不需说的话不要说。
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那些不需说的话,说与不说没有两样,说了比不说更不好,问题是大家都麻木了,还会认为说了也属于正常。
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经常在打出的字幕上会出现这样的字样:“旅客同志们,这是**路公交汽车,我们将为你提供优质服务。”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