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沙
2006-08-29        点击:4920

  

 

一个教师的纪录

1.引言

在距幼儿园不远的地方,有亚洲最大的沙滩——金沙滩。这里的沙以其细腻而闻名于世,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到这里游玩。这里是一个欢乐的海洋,对孩子们而言,这里就更是妙不可言的游戏场所。

好多家长常带自己的孩子到金沙滩玩,每去一次,他们都会给班里的其他孩子带来很多的奇闻轶事,使那些没去过的或者近时段没有去过的孩子感到羡慕。因此,孩子们时而会要求家长带他们去玩,时而也会对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

在我第一次把孩子们带到金沙滩时,我看到了他们的兴奋与惊奇,看到了他们对活动的投入与忘我,看到了他们的合作与分享,看到了他们的体验与思考,我曾暗暗下过决心,一定要多带孩子们到这里来,因为这里有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不到的许许多多的东西。

每次从幼儿园出发到金沙滩前,我都会提醒孩子们,是否需要带些什么东西去玩。

孩子们到金沙滩后,喜欢在沙滩上奔跑,喜欢捧起细细的沙,让其慢慢地落下。他们还喜欢在有点湿的沙地上,建造各种形状的东西;或者在比较湿的沙地上挖一个又深又大的洞,让水慢慢地渗出来。有一次,我带去了一个轮胎,没想到它竟成了孩子们在沙地上游戏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2.纪录聚焦点

聚焦点一:干沙会像水一样流走,湿沙才能修万里长城

我带孩子们第一次来到金沙滩,我看到孩子们都很兴奋。几个孩子把沙捧起,又让沙从手指间漏走。他们说,这是在“筛米”。玩了一会儿后,他们想用沙建造一个东西。

解汝群:“我看到过叔叔阿姨在这里建造过‘万里长城’,我们也来造一个吧。”

张祥宇:“我们没有办法把沙堆起来。”

汪云萍:“这些沙像水一样会流走的。”

教师:“我们不能让沙流走。”

解汝群:“我想起来了。上次我看到叔叔阿姨修建‘万里长城’时,他们不是用的这样的沙。他们用的是湿的沙。”

那我们到湿沙的地方去造。”

教师:“好啊。我们这里的沙能不能变成湿的沙呢?”

解汝群:“我们可以在沙里加水,就变成湿沙了。”

张祥宇:“对,在干沙里加上水。湿沙是不会流走的。”

汪去萍:“那我们就可以在这儿堆了吗?”

张祥宇:“我们试一试吧。”

聚焦点二:按得有点紧就可以了

怎么样才能造出“万里长城”来呢?开始时,孩子们用手把沙弄到了一块,并把它们按紧,这样,“万里长城”的“烽火台”就像是一个一个的小山丘。

后来,有个名叫薛亚楠的孩子把沙装进了桶里,用手把沙按了一按,很快地就把桶翻了过来,往地上一扣,再把桶了拿起来,这样,做好的沙堆完全是另一种样式。孩子们很高兴,因为他们发现用这样的方法做成的“烽火台”,台的四周都很光滑,轮廓也很清晰,特别好看。于是,每个人都采用了这种方法。但是,有几个孩子所做的“烽火台”很快就崩塌了。

薛亚楠告诉了他们自己建造“烽火台””的秘密:“一定要把小桶里的沙按紧。按得不紧,‘烽火台’会倒掉的。”

葛悦根据薛亚楠所说的,使劲地用手按小桶里的沙。这下,他再往地上一扣,沙却留在桶了里,倒不出来。他扣了好几次,虽然沙倒出来了,但是却不是“烽火台”。

葛悦尝试了好几次,后来,他对我说:“不能按得太紧。太紧了,沙是倒不出来的。按得有些紧就可以了。”

聚焦点三:在什么地上玩轮胎

陈亚杰选择了一个大轮胎在沙地上玩。

下面,是他在玩以后自己所得出的结论:

“在干沙上玩轮胎,我的脚感觉到是软软的,轮胎也好像是软软的一样。轮胎滚不快,就好像没有力气一样。”

“在湿沙上玩轮胎,轮胎会滚得很快,好像很有力气,我经常追不上它。”

聚焦点四:给轮胎加油

有个孩子在沙地上轮胎,胎的里边有好多的沙。轮胎滚得很快,沙不断地从胎的里边飞出来,其他的孩子都觉得这样很好玩,也就开始往轮胎里边装沙了。

王栋:“我们在轮胎里边加上一些沙,轮胎是不是会滚得更快些呢?”

胜祥莱:“我想是的。”

王栋:“我的汽车没油了,我在给它加油呢!”

胜祥莱:“快加油。看谁的跑得快。”

这样,孩子们都忙着“给轮胎加油”。

起初,孩子们只是在轮胎里加些干的沙,后来,他们也往里加湿沙。

在玩了以后,他们的结论是:

“如果你加了干的沙,轮胎滚动时,沙就会飞出来。干的沙飞出来时,密密麻麻的,像下雪一样。如果你滚得越快,飞出来的沙就越多,飞得就越远。”

“如果你加湿的沙,沙就不容易飞出来。它会跟着轮胎跑的。有时,轮胎还会一摇一摆的,像鸭子走路一样。”

 

专家与教师对话的要点

u   只要给孩子玩沙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总是会乐此不疲,会玩出各种“名堂”来。

u   沙是极具可塑性的材料,是十分理想的、能激发人的创造性的材料。

u   沙,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可以有不同的用途,这是孩子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好材料,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在玩沙的过程中可以体验、领悟和创造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自己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也包括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例如,同样是沙,干沙与湿沙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能否相互转换?“把沙按紧”意味着什么?“按紧”到什么程度才好?在不同的沙地上玩轮胎有什么不一样?在轮胎里加入不同的沙,在滚动时有什么区别?能从别人的玩沙过程中得到些什么?……孩子们在直面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和思考着这些问题,并逐渐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以及事物间的各种关系。

u   生活在大海边的农村孩子们,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大课堂”,会让人觉得羡慕和感叹。但是,事实上,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把握孩子的所思所想,能够懂得什么才是孩子有意义的学习,这才是真正值得让人觉得羡慕和感叹的。

u   教师的纪录,并不是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而是要选择最值得记录的内容,并赋予其教育意义,这就是所谓的纪录的聚焦点。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抓的4个聚焦点都是很不错的,说明了这位教师对于什么是幼儿有意义的教育有了相当程度的把握。例如,在“聚焦点二”中,教师将注意点集中在孩子们探索自己建造“烽火台”的过程上,抓住了葛悦尝试好几次以后所说的话:“不能按得太紧。太紧了,沙是倒不出来的。按得有些紧就可以了。”说明了这位教师明白什么才是幼儿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青岛市黄岛办事处中心幼儿园供稿,朱家雄修改

《幼儿教育》,2005年第十一期

 

责任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