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学前教育需要解决的最为重要问题
2015-09-08        点击:3100

    2010年,是一个让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奋的年头,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规划和规定了我国学前教育在未来十年中的发展方向;国务院国发〔2010〕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从10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意见

    在中国,如果一项事业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这项事业的发展就会比较顺利地进行。从2011年起,我国的学前教育将面临崭新的局面和发展态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主要关注和解决一些什么问题?

从微观视角看问题,还是从宏观视角看问题

    从宏观视角看问题,与从微观视角看问题,看到的是不同的问题,解决的也是不同的问题。

    很明显,我国政府以如此之大的力度关注和解决学前教育的问题,主要是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着意解决民生问题,着意解决社会稳定问题,而不只是为了解决学前教育能否更有益于儿童自身发展的问题。

    在政治上,我国政府将解决“三农”问题当作重中之重的问题。所谓“三农”,指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解决“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三农”问题得以很好的解决,社会问题才能得以根本解决。

当今,与学前教育有关的“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我国的学前教育普及率还不高,还有约26%左右的学前儿童没有能够接受学前一年的教育,还有约50%左右的学前儿童没有能够接受学前三年的教育,他们基本上分布在农村,特别是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他们同样需要得到学前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2.随着我国正在快速进行的城市化过程,大批农民来到了城市,参与城市的建设和服务,他们中的部分人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使他们成为了“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缺失父母的照应和关怀,他们需要社会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更急切地需要得到学前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3.大批农民随着城市化进程来到了城市,他们中的部分人将自己的子女也带到了城市,使他们成为了“流动儿童”。在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还没有做好为他们提供学前教育的准备,也缺乏为他们提供学前教育的机制,致使他们可能自小起就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因此,他们也需要社会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更急切地需要得到学前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我们当然要想方设法做到为接受教育的儿童所提供的学前教育能适合他们自己的发展水平,能满足他们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但是在最大程度上普及学前教育,让每个儿童都能受到平等的学前教育是第一位重要的。

从宏观视角看问题,先要有,其次才是好。

两难的处境,不二的选择

    在普及学前教育的进程中,也许最大的障碍莫过于现有的体制、机制。

    政府被赋予对学前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这意味着老百姓可以根据各级政府官员对普及学前教育的态度和作为来评估和鉴别其作为公务人员的合格程度和政绩。但是,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他们所处的两难境地,往往会迫使他们无所作为,甚至有错误的作为。这在解决与学前教育有关的“三农”问题时尤为如此。

   例如,在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几十年来已经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基本没有被触动,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增加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难度。减少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让农村儿童接受公平的、同等的学前教育,从根本上讲,依赖于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成功。在当今,农村依然实现土地承包制,城乡二元体制依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中得到维系,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完成需要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保证农民工子弟入园问题会成为十分棘手的问题。

   按照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对有户籍的居民提供学前教育的经费补贴,落实在这些居民的子女可以进入公办幼儿园,或在民办幼儿园中获取政府的补贴(由政府支付给民办园一定的补贴)。换言之,城市中的政府根据“条块分割”,按人头将学前教育经费落实到学前教育机构,实际上落实到了每个城市居民身上。

   然而,进城来的农民工不享受这样的待遇,他们的子女一般不能进入公办的幼儿园,或者进入民办幼儿园获取不到政府的补贴。而且,他们本来经济状况就不佳,他们的子女即使想上学前教育机构,也只能去到价格低廉的地方。

   于是,大量的、为农民工子弟兴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应运而生了。据统计,这类幼儿园的数量在许多城市中都已经超过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幼儿园,而且数量还在增加。

    这种现象使各级政府处于两难境地,承认或否定这类幼儿园的存在都会带来问题。一些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采用“取缔”的方式关闭了这些“黑园”,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则多采用“眼开眼闭”的方式。这类幼儿园到教育部门注册,政府往往不予理睬,即使多年的申请也无济于事。站在管理的角度看,政府官员的做法似乎也有道理,给予它们注册了,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就必须承担责任,而这些幼儿园的办学资质似乎没有能够达到政府所要求的标准;不给予注册,这类幼儿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包括安全问题、卫生问题等都归公安、卫生等部门管理,而与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关系。

    各级政府的这类两难处境,固然应主要归因于现有的体制,但是也要部分地归因于部分政府官员缺少为民服务的意识,还要归因于有关部门制定的幼儿园质量标准。

    迄今为止,我国仍然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的政府和老百姓并不是很有钱。虽然,将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但是在我国,许多为幼儿举办的幼儿园近乎奢华,甚至在世界上都属少见。如若参照类似的标准去规范这类为民工子弟举办的幼儿园,当然这类幼儿园是不可能有合格之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所有这些政府要做的事情,都要切合实际状况,而不是所谓的“道理”。

    政府官员将自己看成是长官,还是公仆,这是另一个问题。如若将自己看作是公仆,那么他们想到的会是如何去安置这些民工子弟,千方百计地让他们获得学前教育的机会;如若将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长官,那么很有可能对这些民工子弟采取冷漠的态度,专横的行为。

    在新政面前,各级政府官员似乎已经没有可以再采取“无所作为”态度的余地了,他们必须行动,拿出办法来,为解决民工子弟的学前教育问题做些实事,这是不二的选择,要不他们就是不称责的,不会被社会认同。

差异性地推进普及学前教育工作

    时至今日,解决我国学前教育问题不仅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我国的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特别是老、少、边区的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最低,资源最为贫乏,合格教师最为缺乏。

   总体上看,学前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欠账”太多,要在10年内解决普及问题,难度确实很大。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普及学前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经费从哪里来?学前教育普及率最低的地方,正是经济最为困难的地方。在我国现有的体制、机制下,除了国家的财政拨款向这些地区倾斜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普及学前教育还要解决的问题是合格的学前教师从哪里来?从某种角度讲,培养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会比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容易。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体制、机制,农村幼儿教师在编制、工资等方面没有基本保障,在职称、培训等方面没有名分,幼儿教师的职业不仅不能吸引优秀人才,而且农村幼儿教师连基本的稳定性也难以保持。在这种状态下,除了认识到建设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

  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我国当今经济发展水平的状态下,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不可能所有事情都用一统的方式做,应该差异性地去加以推进,这才能真正产生效

责任编辑: ez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