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都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前教育即使再有特殊之处,这一本质属性不会改变,那就是对社会知识、文化的传递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培养,并通过培养人来维持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服务。
在我国,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文化传承和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问题,会涉及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概念。
文化传承的过程是濡化(enculturation)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同一文化的内部,是代代相传的过程,强调的是不变。如在儿童期通过学习进餐、穿衣、游戏等活动,儿童形成了的行为模式会保留终身,并对异文化的行为模式产生抵制。
文化传播的过程是涵化(acculturation)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不同的文化之间,由于不同文化持续的相互接触,导致文化发生了变迁。涵化过程的结果有3种可能:(1)接受,包括自愿接受和被迫接受;(2)适应,包括单方的适应(一方被另一方同化)和双方的适应(文化融合);(3)反抗,即一种文化拒绝接受另一种文化。涵化过程有时会有益于不同地域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但是也有可能有害于不同地域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指的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通过传递过程代代相传,但并不排斥通过涵化的过程吸纳异文化中有益的成分,甚至实现文化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排斥的是自愿接受和被迫接受异文化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相容的部分,阻止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的优秀部分被异文化中的不适合部分所同化,所泯灭。
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有人对待多种文化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常常采用的是同化的态度和方式,即将一些非主流文化纳入主流文化之中,使之成为主流文化的一个部分。随着对文化生态保持平衡问题认识的提高,随着民主意识在真正意义上的加强,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和“去殖民化”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为了促进不同文化的共生、共存,需要尊重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文化。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经由一个长期的过程的。原本,世界上的文化是多元的;后来,由于某些文化,特别是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背景下的一些西方文化被信奉为“先进的”主流文化,并被用于同化、“融合”甚至“替代”其他文化,这些做法都是带有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色彩的,都有害于文化生态的平衡。
现在,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人们又开始关注文化的多元性问题,认识到理解和尊重每种文化的重要性,也开始运用“去殖民化”的方式去思考包括教育在内的多元文化问题,使各种文化都能在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状况下得以共存、传承、发扬和发展。
“教育被用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由来已久。殖民者往往会向被殖民者引入整套的教育模式,这在殖民者看来是他们的慈善之举,而在被殖民者眼里则是权力丧失的象征。教育成为了殖民者灌输其价值观的一种策略。近年来关于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研究清楚地揭示出,当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通过殖民主义的全球霸权势力介绍给弱势国家时,弱势国家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两难局面。为了赢得全球霸权的认可(并确保能从银行得到贷款),这些国家不得不对他们的教育系统加以改革,采纳外来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边缘国家的学者和官员们已经认同了中心国家的世界观,倾向于将这些改革举措视为对其人民和政府施加的有益的压力。”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生活在某种文化环境中的人群,尽管会受到异种文化的影响,甚至是很大的影响,但是,与他们生活休戚相关的所有一切,都是与其自己所在的文化最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学前教育,本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生活在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底气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历来就承载着传承与弘扬文化的功能。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本来就应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代中国人,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和精神;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上。
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面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力量。正因如此,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就必须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有着深厚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现代化。在建设现代市场化的经济体系过程中,需要解决道德悖论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资源和优势就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激活中华民族中优秀的精神基因,使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伦理的一个重要精神来源。
尽管中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过去没有、现在也不会简单地把中国人带进现代化,但是,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使时代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交织,发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伦理的新芽,使之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支撑。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引导儿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我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则要从小就开始,通过启蒙,初步培养幼儿对自己文化的熟悉和认同,初步培养幼儿与中华优秀文化相一致的道德认识与品质,为其未来能成为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有理想、有国际视野、敢于担当的现代中国人打下基础。
要把经典嵌在儿童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访问北京师范大学时曾说,他“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他提出:“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在这次研讨会上,习近平还主张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要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同文明之间的要相互学习借鉴”。他针对一些西方人的霸权主义思想和行为提出:“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强制地解决文明差异,反而会制造灾难。
要把经典嵌在儿童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件事情要从一个中国人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而不是到了学龄期才开始,否则就为之晚矣。
如若学前教育只是去关注儿童兴趣、需要,只是去关注儿童自身的发展,只是去追求所谓本真的学前教育,那么我们恰恰忘记了学前教育另一方面最为重要的价值: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这样的学前教育不是完整意义上我国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