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家简介 专家著作 专家论文 学术交流 学前教育课程资源 专家推荐 交流论坛 博客 联系我们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九)
2015-09-08        点击:3288

   由于对幼儿教育理论的错读和误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频频出现一些乱象,导致了幼儿园教师的纠结和无奈。在我国大规模的范围内,不倡导使用教材,特别是不得使用幼儿用书,有些地区甚至动用行政的手段禁止使用这些用书,导致了诸多负面现象的产生。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这种乱象,致使幼儿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编制和设计属于自己的课程和教材(或教案,或教育活动等),以期适合幼儿的发展和需要,结果不仅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反而致使许多教师自行设计的课程和教育活动成为了无益于教育、教学,甚至有害于教育、教学的东西。

有教学,就会有教材

   大凡自有教师开始就有了教学,有教学就会有教材,教材是与教学“绑定”的,也是与教师“绑定”的。“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操作册、故事书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材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材。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

   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带等。

   即使幼儿园教育再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幼儿园教师也是教师,幼儿园教师也在教学,由此,幼儿园教师是否要运用教材本是一个无须争议的问题,只是幼儿园教师使用教材进行教学,会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教师的特点。

   教材的编制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有许多基本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教材都有一条最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不得有错”。这条底线就如食品的底线一般,那就是“不准含有害物质”,任何有悖于这条底线的食品都在禁止范围,没有任何商榷余地。教材的这条底线是任何教育职能部门制定和实行课程和教材政策的“警戒线”,是任何教育督导和评估部门实施督学和评估的“基准线”,是任何出版、发行教材的管理、运行部门的“责任线”,是任何教育机构实施教育、教学的公责和良心。超越这条底线的任何理由都不是理由,超越这条底线的任何教育行为都要受到谴责。幼儿园教育、教学也不例外。

   除非幼儿园真的没有教学,而仅仅只有幼儿自己的本体性游戏,否则,幼儿园是无法回避教材问题的。事实上,在我国,没有一所幼儿园内的教师是不在进行教学的,因此如若不使用社会有关部门出版的教材,就只能使用教师自编的教材。

   从这样的逻辑出发,幼儿园使用教材的问题不再应该是“该不该使用教材”的问题,而应该是“使用什么样的教材”的问题了。

   用“不得超越底线”的思路考量“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问题会使问题变得非常简单:在大范围内,面对大量的幼儿园教师,使用经由专家们精心编制的、通过教育职能管理部门严格把关的、并由专业出版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幼儿园教材,其“超越底线”的可能性最小;相反,放手并鼓励幼儿园教师自己去编制的、没有经过教育职能管理部门审查的、没有任何社会担当的幼儿园教材,其“超越底线”的可能性最大。

   这样的思考本来应该是最基本的思考,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思考,不幸的是,这样一个无须争议的问题却被一些所谓的理由“绑架”了。

   有个理由叫做“教材市场混乱,各销售环节产生腐败,因此必须整肃”。这种说法被称为“因噎废食”,将两个不相干的事情硬是凑在一起,反而倒让人可能会质疑整肃者的动机。其实,引起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恰恰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放弃管理而引起的。在我国不少地区,因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严格管理包括幼儿园教材在内的教材,并没有发生在这类现象。

   有个理由叫做“买教材就是乱收费,家长承担不起,会引起社会不良反响”。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却让人感到“头重脚轻”。经由社会物价部门严格核价的教材,在当今我国一般老百姓中远不是难以承受的负担,在居民教育经费的支出中往往只占很微小的部分。应该看到,经由精心编制和出版的幼儿用书和操作材料,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的学习一般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舍此,教师和家长则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反而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于部分经济上确实有困难的家庭,政府有责任给予补贴,甚至为他们“埋单”。

   还有个理由称“幼儿园教育应该以儿童游戏为主,而不该以知识传递为主。教师应该有个性,有创造,不可千篇一律地使用同样的教材”。这种说法毕竟还是承认了在幼儿园内存在教学,虽然不是以教学为主。不为主,并不等于没有,既然有教学,就会有教材,教材就要合乎要求和标准,就不可超越底线。事实上,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教学,甚至将教学放置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成为研究者,但是只有少量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研究者,将少量有能力的、可以部分摆脱教材约束的教师所能够做到的事情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去做,这叫做“以偏盖全”。

……

幼儿园教育现场发生了一些什么

   笔者在全国不少地区看到幼儿园教师在不倡导使用教材,特别是不得使用幼儿用书的规定下所发生的情况,也听到不少幼儿园教师和园长为此而发出的声音,还接受到不少幼儿园教师和园长给本人发来的信件,现将之归纳如下:

   看到的:

  l 教师忙于编写自己的教材,设计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活动,整日愁于、忙于准备“无米之炊”;

  l 比例相当大的幼儿园教师实施“自编自导”的教学活动,因为缺乏基础,缺少规范,没有经由审查,存在太多的错误;

  l 由于没有经由严格编制和审查的教材,比例相当大的幼儿园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和随机性,使教学过程成为了没有章法的活动;

  l 由于不得使用经由严格编制和审查的幼儿操作性材料,幼儿要么因为没有材料而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要么因为随意使用操作性材料,缺少了学习的安全性;要么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家长花费更多的钱财,“偷偷地”去获取教材的“替代品”;

  l ……

听到的:

  l 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园长无奈的抱怨,“敢怒不敢言”的诉求;

  l 幼儿园教师培训者无法落实培训效用及要点的埋怨,这是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对教师的培训应该是与课程、教材绑定的;

  l 部分幼儿园教育理论工作者心理的冲突及对现状的回避;

  l ……
    想到的:

  l 我国当今幼儿园教师的现状(特别是在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幼儿园教师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能与取消幼儿园教材相匹配吗?

  l 对于我国大批量的弱势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是给予他们学习材料好,还是取消学习材料好?

  l 当今我国在大力举办幼儿园的过程中投入了巨额的金钱,家长也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这些钱财大都花费在“理想化”的硬件建设上了,而包括幼儿园教材在内的软件在幼儿园教学上的功用却是最根本的,难道稍有花费就过分了吗?

  l ……

不要走极端

   幼儿园教育不依赖于教材,这是某些教育理论和理念演绎为幼儿园教育的主张,这样的主张虽然强调幼儿园教育应以儿童自主、主动的游戏活动为主,但是并不完全拒绝教师的教学。应该看到,这样的理论、理念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是有条件的,即要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价值相一致,要与教育资源和条件相匹配,要与师资状况相符合。应该看到,即使采用这样的主张,只要不走极端,也并不必然演绎出幼儿园教育应该取消教材的结论。  

   指导幼儿园教育的理论和理念并非只有一种或数种。近些年来,许多权威的研究已经表明在语言、数学和科学等领域,“儿童在学前阶段能够学习的东西要比我们已经了解的更多。” “在没有任何一种课程或教学模式被证明是完美的情况下,幼儿接受精心策划、课程目标明确又能整合各个领域学习的优质早期教育,将使他们更多更好的学习技能,为适应下一阶段学校教育的复杂要求打好基础。” “早期教育方案为儿童提供各种不同的课堂结构、思维过程和话语模式,儿童就能为进入小学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这样的思考,也许更适合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国情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思考,虽然并非简单地等同于幼儿园教育应该依赖于教材,但是至少不会认同幼儿园应该取消教材,恰恰相反,会认同于应该为幼儿及教师设计、编制和提供有品质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责任编辑: ezness
收藏本页 Email给朋友 打印本文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4 -2015 朱家雄学前教育研究网 技术支持: Eznes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