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家简介 专家著作 专家论文 学术交流 学前教育课程资源 专家推荐 交流论坛 博客 联系我们
观察与纪录(案例):鸡妈妈与小鸡
2006-08-29        点击:5128
 

观察与纪录(案例):鸡妈妈与小鸡

 

教师的话

一天,我们带小班的孩子去大班观看美术活动。刚一走进教室,小班的孩子们便围到了哥哥姐姐的旁边,他们被哥哥姐姐的画吸引住了,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伸出了小手拿起了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大班的孩子表现了相当友好的态度,即使平日里很调皮的孩子,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像个大哥哥姐姐的样子。

看到大班和小班的孩子们的表现,我们萌发了让大班和小班的孩子一起进行美术活动的想法,尝试着让他们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完成美术作品。

关于图画主题的选择,我们着实花了一些脑筋。大班和小班孩子的发展水平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什么样的主题才能既让小班的孩子能够感兴趣,又不会让大班的孩子失却挑战性?经过一些尝试,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了童话故事和孩子喜闻乐见的动植物上。围绕着这样的主题,孩子们完成了“鸡妈妈与小鸡”等主题合作画。现在,这种活动形式已经成为我园艺术教育的一种特色活动,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大约每个月安排1-2次。

在这种类型的艺术活动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合作,感受到了孩子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所进行的学习。为了能够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大孩子必须给予小孩子许多帮助和引导。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很宽容,因为弟弟妹妹随时可能会“破坏”他们已经完成的作品或打搅他们的所思所想。

然而任何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双方相互的。在付出的同时,他们也得到了许多,例如作为活动主导者的自信的感觉、与别人合作而产生的快乐,还有弟弟妹妹不经意的幼稚行为偶尔也会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观察和记录

陈心仪在纸的中央画了一个母鸡,这个母鸡委实漂亮,红红的鸡冠、鸡头和尾巴,绿绿和蓝蓝的身体,在头部和身体以及身体和尾部之间镶上了黄色,母鸡的身体底下还有几个它生的蛋,母鸡和鸡蛋都在草窝上。在一边的金佳俊看到了陈心仪画的这个母鸡,不由的也拿起了一支笔,想在这张纸上画些什么。

如果说金佳俊不那么小,也许陈心仪是一定不让他这么做的,因为这是他自己在画画。但是,金佳俊只是小班的孩子,而陈心仪则是快要上小学的大孩子了,面对小弟弟,陈心仪看起来显得十分耐心。

“你来画小鸡吧!”陈心仪显然不愿金佳俊在他画的母鸡上再画些什么,他建议金佳俊在母鸡边上画一些小鸡。

金佳俊高兴极了,连忙在母鸡的上上下下画了许多个小鸡,同母鸡一样,这些小鸡都有一个眼睛,都有一张翅膀,它们的嘴巴都与母鸡朝着同一个方向。金佳俊画得那么认真,着实让陈心仪一番感动,他用黄色的蜡笔,帮助金佳俊在小鸡的身体里涂色。

也许金佳俊想画更多的小鸡,他想起了老师曾经教过的“海棉画”,他在教室的一角拿来了一小块海棉,蘸了一些染料,用学过的方法,在纸上涂了起来。

画龙容易,点睛难。显然陈心仪生怕金佳俊把小鸡画“砸”了,不经商量地拿起了笔,为每个小鸡添上了黑黑的脚和眼睛,红红的嘴巴,有的小鸡的嘴边还有小虫。小鸡给陈心仪这么一点缀,一个个全都“活”了起来:有的小鸡在抓小虫,有的小鸡在与朋友说话,还有的小鸡在睡觉。

陈心仪很满意,金佳俊却不高兴了,他也想画小鸡的眼睛和嘴巴。陈心仪想了一想,留了两个小鸡让金佳俊“画龙点睛”。金佳俊确实“辜负”了陈心仪的期望,把眼睛画得大得出奇,嘴巴也画得不像个样,陈心仪终于着急了,他又强行地为其中的一个小鸡添上了一双脚。

在纸的左下角,陈心仪在一个正在“睡觉”的小鸡旁边画了一个破裂的鸡蛋壳,他对金佳俊说,这是一个刚出生的小鸡,它正在睡觉。金佳俊也想画刚从鸡蛋里孵出的小鸡,他也许并不明白陈心仪画的那个刚出壳的小鸡应该是怎么样的,他说,刚生出生的小鸡肚子很  ,它们想吃东西。他拿起了陈心仪画鸡蛋的那支颜色笔,在几个还没有涂上颜色的小鸡上涂上了鸡蛋色(后来,陈心仪又帮助他涂得更均匀了些),他边涂边说:“这是刚刚生出来的小鸡。”

后来,在陈心仪的建议下,金佳俊在母鸡和小鸡的四周画满了青青的小草。

 


解读一

孩子的学习是发生在背景中的,这里的背景除了包括认知建构所需要的物和物之间的关系,还有更为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大班的孩子和小班的孩子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时,这种富有意义的学习便发生了。大班的孩子变得自信、懂事、宽容,小班的孩子体会到了一种他们更能接受的“指导”和帮助。在以“关系”为基础的教育中,大、小年龄的孩子们所出现的“交互作用”是如此的积极,如此的主动,如此的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大班和小班的孩子在认知和技能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在相互“沟通”中会有问题,但是,由于这是一种“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式的关系,这种沟通就变得容易起来了。这种沟通,让孩子学习了如何与不同年龄的他人交往,并从他人那里学习;这种沟通,也让孩子之间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例如,两个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他们各自对“刚出生的小鸡”的理解,……

解读二

陈心仪(大班)和金佳俊(小班)在画“母鸡和小鸡”时,在表现表达上的差异:

陈心仪(大班):画的“鸡”与真实的鸡比较相像。

金佳俊(小班):画的“鸡”比较符号化。

陈心仪(大班):能较好控制画笔,事物的位置、大小画得较为准确。

金佳俊(小班):尚不能很好控制画笔(如:将眼睛画得很大等)。

陈心仪(大班):认为小鸡是鸡蛋里孵出来的,而且小鸡要睡觉。

金佳俊(小班):小鸡是“会走路的鸡蛋”。

 

(注:本案例为上海市七色花幼儿园教师所做,朱家雄修改)

《幼儿教育》,2005年第五期

责任编辑: admin
收藏本页 Email给朋友 打印本文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2004 -2015 朱家雄学前教育研究网 技术支持: Eznes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