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2日-14日首届“0-3岁儿童保教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研讨会圆满结束
开幕式
2008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举行了“首届0-3岁儿童保教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学特学院和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共同合作主办。
此次会议邀请了荷兰、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学者,就各国0~3岁儿童保教现状、0~3岁早教师资培训、婴幼儿发展、家庭保教、社会政策、早教中心与托幼机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共享0-3岁儿童保教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会议还安排了实地教学观摩,并基于实地的实践活动展开现场研讨。
12月12日,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华东师大学前与特教学院杨广学院长为研讨会致开幕词,祝贺会议获得成功。开幕式结束后,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家雄教授做了第一场的主题报告。朱教授指出,0-3岁婴幼儿保教存在着机遇,更存在着挑战,是祸是福,取决于我们如何去认识0-3岁婴幼儿保教的问题。对0-3岁婴幼儿的潜能,究竟开发些什么?如何去开发?朱教授提出,0-3岁婴幼儿保教的要义是建立起儿童与成人(特别是双亲)之间亲密的互动关系,增加儿童与他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可通过身体接触、语言交流和思维训练等途径,对婴幼儿实施有效的保育和教育。
华东师大教授朱家雄作首场主题报告
第二场是荷兰儿童教育专家Jef教授的主题报告。Jef教授曾因其卓越贡献被授予荷兰皇家荣誉,并被任命为荷兰王室奥兰治拿骚王族官员。在报告中,Jef教授以丰富的图片向与会者呈现荷兰0—3岁幼儿早期教育保育的现状,并从理论到实践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了他自己所创立的在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力的金字塔教学法。
当天下午,新西兰基督城坎特伯雷大学学前儿童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Lynda Boyd教授开始了第三场主题报告。通过讲座,Lynda Boyd教授展示了新西兰0~3岁早期教育的普及情况、关键概念以及开展教育实践的多种途径。Lynda Boyd教授指出,新西兰早期教育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就是帮助儿童建立起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讲座中,Lynda Boyd教授特别强调理解新西兰早期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解新西兰的双重文化,需要重视毛利人以及毛利语、毛利文化在早期教育环境中的地位,还需考虑其他种族的当地人、当地文化之间的多样共生关系。
紧接着,日本阪健康福祉短期大学宍戸健夫教授、日本福祉大学水谷暎子教授、韩国崔顺子副教授做了专题报告,向参会者阐述了日韩两国的0~3岁儿童保教现状,介绍了日本以游戏为中心的婴幼儿保教,介绍了婴幼儿玩教具。
当天,最后一场主题报告由来自美国的Amy博士主讲,报告内容介绍了美国0-3岁婴幼儿保教的实施现状、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纲要标准化运动以及加州的0-3岁婴幼儿学习和发展系统等三个方面。Amy博士在报告中,还运用了照片、DVD 影片片段展示上述信息,使参会者对美国婴儿/学步儿早期保教发展现状有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
12月13日,参会人员分成三个小组前往由会议承办机构“三之三国际教育机构”所属的3个幼儿园所,实地观摩教学活动,并在活动后分组进行了微型研讨,在专家的引领下,在鲜活的教学现场平台上,参会人员积极发言、讨论,使参会者对0~3儿童保教实践与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12月14日上午,来自日本白梅学园短期大学的金田利子教授作了题为“3岁以下儿童社会保教的基础”的主题报告,论述了日本3岁以下儿童的发展和保教内容、方法以及保教者的作用。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中,台北护理学院段慧莹教授评析了中国台湾地区的“友善托育环境——保母托育管理与托育费用补助实施计划”,她的报告归纳有关婴儿领域的重要研究,指出了未来发展0-3岁教保育服务之趋势。四川教育学院早期教育学院院长文颐副教授则着重论述了中国大陆0~3儿童保教师资培养问题。
当天下午,大会安排了两场主题报告。首先是日本教育大学院大学校长、日本著名心理学家藤永保教授的报告,他的报告从亲子关系角度论述了0-3岁亲的婴儿发展。藤永保教授认为,作为一个微观生态系统,家庭直接地影响着0-3岁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行为,家庭内的心理社会环境应是充满温暖与和谐,家庭内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和谐与协调的,对0-3岁儿童应始终寄予期望和热忱,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愿望。藤永保教授还从实践层面具体阐述如何建构健康的亲子关系。
大会的闭幕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系主任华爱华教授主讲。在报告中,华爱华教授提出了“协商性早教指导”的思想,并阐述了其理由。她首先对“早教”还是“早教指导”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她认为前者是在家庭或全日制托幼机构,直接面向婴幼儿开展的早期教养活动,后者是在非全日制早教机构中,面向家庭以亲子互动为媒介而开展的科学育儿指导活动,早教指导活动的设计,必须考虑能向家庭延伸的可能性,必须考虑与家长沟通的必要性。其次,她指出必须要理解“早教指导”与“早教服务”的关系,确立一种服务意识,提供一种具有服务意识的早教指导。最后,她提出,协商性早教指导活动具有多重主体性,协商是在主体之间展开的,早教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教师、婴幼儿和家长三方都是主体,教师不能指示家长如何教养他们的孩子,教师和家长也不能强迫婴幼儿接受特定的训练,协商则体现为三方之间的双向互动。协商性指导所依据的行动原则是:家长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形成家长共同体,让家长指导家长;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助教和合作伙伴,协同备课实施课程。
在阵阵掌声中,大会结束了闭幕主题报告,宣告了本次国际研讨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会场座无虚席